提到的飞行员腕表,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多是具体的手表。今天我们就说点与具体飞行员腕表不一样的内容。
在反映二战欧洲战场的连续剧《兄弟连》的第一集诺曼底半岛登陆前,506团的E连一排排长温特斯与新连长米汗中尉通过飞行训练的起飞地点、飞行时长,航向,速度推算出,他们即将执行的任务地点是诺曼底的片段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
稍后我们使用一份等高线地图和航空飞行向量尺,红蓝笔来给大家简单演示一下早期人类飞行活动中,飞行员腕表作为钟表和航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初成为驾驶舱中的重要仪器是如何帮助飞行员飞行的,手表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才使得飞行员手表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表分类的?
第一支飞行员手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04 年,当时第一款飞行员手表由路易斯.卡地亚制作,作为送给他的飞行员朋友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的礼物。随着航空飞行的发展不断提出对飞行员所佩戴腕表的需求,飞行员手表通常具有大表盘和夜光标记以增强可读性,并逐渐演变为包括计时码表和其他航空特定功能。
更早的空中飞行活动,飞行员还必须身兼维修技师、领航员、摄影师等多项职责。甚至还需要自己绘制地图以记录飞行路线。如1909年的布莱里奥横渡英吉利海峡、1927年查尔斯·林德伯格横渡大西洋,没有今天的地面引导,更没有现代化的定位导航设备。 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在空中能够精确的按照航线飞行,早期的飞行员手表与有限的飞行仪表配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是怎么做到的我接下来简单演示一下。
假设我们从地图上的A点起飞,途径B点绕开某些影响飞行的因素,最后到达C点。起飞前标定好航线(蓝色),起飞后领航员根据携带的罗盘测定飞行角度,配合所佩戴的走时精确的手表,计算飞行时间,与飞行速度计算当前应该所处的位置,与预定航线进行比对,如果能够配合地面的特征地标,就能及时的修正航线。
例如飞机机组起飞后以15度偏东方向,按照5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行了3小时,为了计算演示方便我们设定地图比例尺是1:50000000。那么地图上1厘米的长度代表实际距离就是500公里,也就是一小时的飞行距离,在地图上使用飞行尺,按照飞行角度标定方向,然后测量并画出3小时的直线飞行距离,也就是15厘米(红线)。这时候与提前标定的航线比较,发现已经偏离了航线,就需要进行修正,修正参数也能一并计算测量出来。实际飞行用的比例尺要更小,测算使用更加的精确。对飞行器航程的测定甚至要精确到秒,这就意味着飞行员表配有停秒和计时功能是必须的。航向也是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实际的标图大多数情况下就不会是一条直线,随着不断的微调航向,而是在标定航线两侧的形成折线。
随着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反馈,越来越多的飞行仪表功能也慢慢集成到了飞行员所佩戴的手表上,比如我们示范时提到的停秒、计时等功能,甚至还为了简化领航员繁重的计算工作出现了例如百年灵的Navitimer独创的圆形飞行滑尺通过内、外两个刻度圈的相对旋转,来进行简单的乘法与除法运算,并由此衍生出众多飞行实用功能,如平均速度、飞行距离、油耗、爬升或下降速率、公里与英里或海里的换算等,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计算。类似的还有世界时功能等。
时至今日,飞行员手表能提供的飞行帮助越来越多的被GPS导航,机载计算机等仪器仪表所替代。但飞行员手表作为备份工具表的属性仍然不可忽视,大多数品牌也将飞行员表作为一个重要的系列来生产。如果屏幕前的你想拥有一枚还能保留最初风格、原汁原味的飞行员腕表。我们整理了一下目前还在生产的复古风格飞行员手表与大家分享。
除了一开始我们提到过的为飞行中更方便查看时间而生,但不那么典型的第一支飞行员手表卡地亚山度士;1909年的布莱里奥横渡英吉利海峡所佩戴,唯一一款可以把pilot标在表盘上的真力时pilot type20;具有旋转式表圈和表盘设计的首枚时角(Hour Angle)腕表,与六分仪、飞行图表以及电台信号一起应用计算经度,结合纬度即可精准定位,并帮助美国人查尔斯·林德伯格横渡大西洋的浪琴林白之外,
还有继承二战德国飞行员标配硬朗风格美学并参与B-Uhr计划拥有特大表冠,强夜光方便夜间读数,中央秒针,停秒功能的万国马克系列、Laco、Stow;
曾大量装备美国二战陆军航空队飞行员的汉密尔顿卡其航空飞行员系列;
也有前苏联莫斯科第一手表厂为苏联生产军官与飞行员腕表、太空人腕表、米格机仪表板计时仪表的poljot;更不得不提的是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飞行员腕表,第一只国产并普遍配发一线飞行员的国防304工程航空计时军表,被称为“中国最美复刻表”的D304复刻版。